「愛情該往哪裡長跑?」

劉瓊珊 Aki諮商心理師

現代的愛情關係越來越能以多元的形式呈現,而不是只有結婚的這個選項,如果我們能穩定持續地和一個人戀愛長跑,長久的經營親密關係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這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是是否是真愛的問題,而是像鬼故事一樣,每個人聽過的故事版本都不太一樣。。

當我們詢問在愛情長跑裡如何不走到句點,而能手牽手走在愛情承諾期的階段,需要什麼樣的元素呢?

除了對彼此關係的承諾,這個承諾不是為了維持一對一關係的假象,不是給外界一種關係的人設,假裝彼此之間完全沒有三角關係的存在,而是能彼此承諾對感情的界線該踩在那些限度裡。

在關係裡坦誠也是在愛情長跑裡看得到的重要性,彼此能夠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隱瞞,對於不溝通、不表達或過度壓抑內心想法,在關係中都會變成費力在維持關係的平衡,而無法輕鬆相對。

對彼此需求、個性的了解,能夠主動去滿足對方在意的、需要的愛的形式,我看到愛情長跑裡的包容、尊重與接納,也是關係裡極為重要的元素。

當考慮同居的伴侶關係,兩人的生活不能只是室友關係,是生活的重重疊疊,但它不該是千篇一律的模樣:看電視、吃飯、洗澡、睡覺、出門,再反覆循環N遍,要思考一起過生活的人能為彼此創造樂趣嗎?能維繫生活儀式感嗎?當決定一起買房揹房貸取代分擔房租時,會不會因為沉重的經濟壓力,而磨損很多過去經營關係的情調嗎?

我們得思考到底有些情侶究竟是如何把愛情扼殺的?這不只是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答案,更多的是他們如何把對方的好,當作一種「理所當然」的享受,而忽略了「感恩」,這才是可怕的所在!一旦我們在關係裡生出這樣「因為你是我的伴侶,你就應該要做到什麼!」這種理所當然的想法其實只是反應我們在關係裡大量的投射、把未解決的依附需求放到親密關係裡要對方滿足,而呈現出「如果你沒做到,你就是不夠愛我,要不然就分開好了」。即使是愛情長跑十年以上的伴侶,都仍需要學著區分責任這件事,哪些照顧行為是我們覺得該由伴侶負責的,哪些是我們自己該學會自我滿足的呢?才不會形成過度把所有需求都放到對方身上,成了壓垮這段感情的重擔。

我們若能練習看到愛情與自我,其實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那些能在關係裡長跑的伴侶,不過可能是明白了這部分的道理,能明白越能平衡自己與愛情的關係,越能安於這段長跑的關係並感到心靈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