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說說心裡話/

好好生氣,找回被剝奪的權利

撰文/洪芙瑋諮商心理師

小美一到諮商室坐下,說道:「老師,我跟你說,昨天先生因為我忘了幫他洗周末要穿的衣服,罵我是豬,說我怎麼這麼沒用!他這樣說,真的好誇張喔!」看著邊說,嘴角卻帶著笑意的小美,面對這樣的不一致,我感到心疼又納悶:「面對伴侶的人身攻擊,那該有的生氣去哪兒了呢?」

 

我在諮商室中,常常觀察到,很多人沒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生氣」。

指責他人、發洩情緒、發脾氣、把氣出在他人(或常常是自己)是生氣的行為,但不同於真正地面對生氣的情緒,相反地,有時可能是因為不能接納生氣這個感受,而需要投擲於外在。

「是他的錯,我哪有什麼感受!」、「我怎麼可能為這種事情生氣!」、「我不應該因為他生氣!」。

其實,生氣就和快樂一樣,是正常且健康的情緒,而「好好生氣」是很重要的自我接納一環。

 

當權益受損時,我們會生氣。

當不被尊重對待,我們會生氣。

當期待落空時,我們會生氣。

當界線被入侵時,我們會生氣。

 

生氣是原始自然的感受,幫助我們做出反應、調整、保護自己的權益和樹立界線,生氣沒有不好,不好的是,用傷害自己、傷害他人、造成嚴重破壞或者將生氣當成工具用以威脅他人。

 

如此,如何好好生氣呢?以下分享三個方法給希望好好地、負責任生氣的你:

  1. 停:停下來,好好生氣就像練習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等日常一樣,把自己的「生氣」當一回事,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和心理空間去經驗與整理,可以告訴自己:「恩,我生氣了。我允許自己感受這個感覺,我也允許自己想一想,是什麼讓我生氣了」。此外,暫停,也是不讓自己反射地發洩怒氣。這時候,心中默數10秒,或是離開衝突現場、散、跑步、沖冷水洗臉、深呼吸都是很好的方式。
  2. 察:覺察自己的身體變化:身體不會說謊話,當我們感到生氣時,身體會有生理變化,例如心跳、呼吸加快、血壓升高,拳頭緊握、有的人會形容胸口悶悶的,或是像火在燒,想做出攻擊行為。像探照器一樣,偵測身體的感覺,可以有助你覺察生氣的存在以及強烈程度。
  3. 問:「我可以為我的生氣做些什麼?」當真的生氣了,代表著有需求未滿足,也許是被冒犯、權益受損、期待落空、界線被入侵,我如何尊重我的感覺,並且採取行動調整。例如:使用我訊息向他人表達感受、要求對方道歉、爭取應有權益、表示抗議、設立界線不容侵犯。別忘了,生氣是提醒與保護我們免受外界入侵,如果一再忽視、壓抑,當需求一再未被滿足,長期,對身心與關係會帶來極大壓力。

 

面對原始自然的感受,若採取壓抑、否認的態度,久之,情緒就像被關在地下的猛獸,影響著自己身心與人際關係。

喚醒壓抑的感受和找回會生氣的部分自我是成為一個人的成長過程。

 

因此下一回,當衝突來臨時,

請允許自己,好好生氣,並且好好照顧和表達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