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自我價值:在權威壓迫下的職場心理學
撰文/吳鈺勛 諮商心理師
在我們面對壓力時,往往會選擇忽略或者找到方法來讓自己靜下來。然而,當我們面對職場的壓力時,這種方式可能並不那麼有效。特別是當我們的工作角色和自我認同不符合時,我們往往會感到更加辛苦。
最近我有跟一位社工諮商,儘管我曾經擔任過社工這個職位,但在和他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非常關注自己應該如何幫助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當我們討論到他自己的需求時,他感到非常羞愧,因為在他看來,社工應該照顧他人而不是自己。即使他知道自己需要照顧自己的感受,但是當他在值班時收到手機訊息,他還是會急於處理個案的問題。我非常感謝那些熱血的社工為他人付出,但是我也注意到,對於他自己的自我價值,他的評價非常低。他把滿足他人(個案)的需要視為自己的責任,而自己的需求則是次要的。這樣的犧牲人格和缺乏自我關懷,終究會帶來壓力和疲憊。
在我的看法中,壓力的產生,其實代表著我們的心理模式需要改變。當然,舒壓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認識自己的狀態,對於緩解壓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身為心理師,以下是當面對職場壓力時,可以幫助您舒緩壓力並照顧自己的建議:
1.學習如何拒絕他人的要求:
(1)學會設立健康的工作界限,避免過度擔負工作壓力。
(2)學習說「不」,並解釋自己的限制,以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2.了解自己的需求:
(1)自我反思並確定自己的需求,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個人生活方面。
(2)給自己足夠的休息和放鬆的時間,以滿足身心的需求。
(3)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並將它們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質。
3.避免過於自我要求:
(1)給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和期望,不要過度追求完美。
(2)學會寬容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4.尋求支持和專業心理諮詢服務:
(1)如果感到壓力和疲憊,不要猶豫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以獲得適當的支持和指導。
(2)與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獲得支持和理解。
5.建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1)給自己安排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的工作壓力。
(2)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適當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