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說說心裡話/

「說不,有點難?!」-談人際關係裡拒絕他人的勇氣

撰文/劉瓊珊 Aki諮商心理師

致那些在人際關係裡不容易拒絕別人的可愛人們!

我們都知道向心儀的人告白需要練習,但人際關係裡拒絕別人的請求是否也需要練習呢!?我們在人際關係、職場裡會看到許多不太容易懂得拒絕別人的人,這些懷抱著善意的人們啊!下了班好想回家休息,當面對同事揪團吃飯或唱歌,去還是不去呢?當別人特別來問你的時候,你心裡明明討厭應酬,會不會因盛情難卻而常常勉強自己呢?更有時候明明自己的工作量也已超載,當看到別人受苦受難,甚至是請求你幫忙的樣子,是否都會讓你難以拒絕呢?

「拒絕」其實是需要練習的,在我們生活周遭維持著人際關係經營時,會不會因為害怕被討厭而感覺要事事順服別人,甚至是為了合群而不能說不要呢?我發現有些同理心特別高的來談者,容易描述在人際關係中因為感受到對方可能會因為自己拒絕而痛苦,甚至是想到若自己被拒絕也會難過的感受,不自覺得就容易讓自己答應了原本不想答應的事情,使得人際界線變得模糊,心情也胡亂糟糟的懊悔,甚至是事後責怪自己。

練習拒絕!給自己兩種勇氣,一種勇氣是你會知道就算拒絕了對方,對方也能夠自己調適那被拒絕的心情,而非為了避免他人傷心難過或痛苦,而需要為對方的情緒負責。第二種勇氣則是在拒絕別人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能夠承擔起擔心自己暫時可能不被喜歡的勇氣。這兩種拒絕他人所需要的勇氣都在描述我們在人際互動中不希望別人因自己而傷心難過或是擔心自己被別人討厭的狀態發生,仔細想想我們因被拒絕所需承受的小挫折,早已遍布在我們生活中各種場景,我們都能因社會化或符合現實感的開始練習慢慢接受挫折,不見得會因為在超商買不到雞胸肉而發火或是因為吃不到肯德基而躺在地上打滾。

我們若是開始練習建立自己的人際界線,特別是對於困難拒絕親近關係的人來說,更需要練習區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想法,值得特別留意的是,我會鼓勵假如我們因難以拒絕而答應了對方,也要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為何答應,你會發現當你越清楚妥協的理由,反而越能夠知道自己為何沒有選擇拒絕,比較能夠讓自己在心理上好受一些,也就是甘願作,甘願受!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

倘若我們不自覺得把他人的情緒習慣性的揹在背上,而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失望、不滿意的負向情緒會影響著自我評價,那麼我想你更需要去看到給予自我肯定的方式是來自他人評價的部分較多,還是可以自己打上漂亮的分數呢!?

Aki心理師的小提醒:真正自在的人際界線,不是隨和的甚麼都說好!而是能夠依自己的理智系統思考過後做出回應(Reflection),練習拒絕是一種自我信念的原則,因為你不需要過度擔心別人不喜歡你而事事順服,你會更能夠自在判斷要或不要的合理性。